(通讯员 寇大为)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温馨欢乐的中秋氛围,丰富研究生校园生活,9月26日下午,taptap竞彩足球“研聚庆中秋 手作迎佳节”主题活动在网安大楼A1-223顺利举办。

本次活动设置了祝福盲盒区、灯谜竞猜区、投壶体验区、手工灯笼区、拼豆创意区。活动现场亮点纷呈,祝福盲盒区传递着同学们的期盼与祝愿,让温情在现场伙伴间流转;灯谜竞猜区以融合中秋文化与校园生活的谜题为核心,让同学们在轻松互动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;投壶体验区让同学们感受古人的娱乐方式与古典游戏的魅力;手工灯笼区汇聚专注与创意,将节日美好期盼融入亲手制成的特色灯笼中;拼豆创意区人气爆棚,用拼豆组合出玉兔、明月、月饼等生动作品,成为活动中兼具创意与温情的亮点区域。
活动伊始,同学们在“祝福盲盒区”有序驻足,拿起笔在卡片上认真书写,有的结合科研日常,写下“科研顺利、中秋安康”的祝愿;有的聚焦亲情,写下“平安顺遂、常盼团圆”的牵挂;还有同学写下“愿温暖常伴,中秋快乐”的暖心祝福。写完后,大家将卡片对折,投入专属盲盒中,期待这份心意能被现场其他伙伴抽取。作为活动开场,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表达心声的平台,也在轻松互动中拉近了彼此距离。

灯谜竞猜区的设置兼顾“文化传递”与“校园共鸣”,文化类谜题围绕中秋诗词、习俗、传说展开,引导同学们回味传统节日内涵;校园类谜题则聚焦学校、学院发展与日常学习,让同学们在答题中加深对学校的认识。同学们从最初的“谨慎试答”到后来的“主动抢答”,参与热情不断提升。部分同学表示,通过猜校园相关谜题,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学校的了解,既收获了答题乐趣,也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
投壶体验区内,同学们纷纷摩拳擦掌、跃跃欲试。这种起源于先秦的娱乐方式,在同学们的亲身体验中焕发新机,有同学投完后笑着说“以前看古装剧觉得投壶很简单,自己试了才知道要找角度、控力度,古人的游戏还挺考验技巧”。整个体验过程中,欢声笑语不断,古典游戏跨越千年的趣味与魅力,在同学间的互动中变得鲜活,也让现场热烈融洽的氛围更添一层传统文化温度。

手工灯笼区则是一片专注与创意的天地。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,有的同学在灯笼侧面写下“但愿人长久”的中秋诗句,有同学贴上玉兔的剪纸画。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灯笼在手中逐渐成型,承载着对节日的美好期盼,整个手工灯笼区始终保持着专注有序的氛围,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仪式感,也通过协作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互动,让中秋的美好期盼随着灯笼的成型愈发浓厚。

此外,拼豆创意区同样人气爆棚。同学们有序排队领取材料后,迅速投入创作,大家化身“创意设计师”,认真挑选颜色、规划图案,将一颗颗小巧的拼豆精心组合,制作出玉兔、明月和月饼等生动形象的作品。“平时做科研比较忙,这次拼拼豆特别解压,还能把中秋元素和专业特色结合,很有纪念意义。”参与活动的2025级博士研究生覃耀荣说道。

随着各体验环节渐入尾声,活动进入了“家乡中秋故事会”环节。同学们围坐在一起,分享各自家乡的中秋习俗与温情故事,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出精彩火花,也让同学们在交流中更深刻地理解中秋“团圆”的文化内涵。随后,同学们依次从盲盒中抽取祝福卡片,当读到卡片上真挚的文字时,现场不时响起阵阵笑声与掌声。“愿你科研顺利,中秋快乐”“希望这个中秋,我们都能收获满满温暖”,简单的话语传递着同窗情谊。

大家纷纷表示,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既丰富了课余生活,又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“这是我第一次在西电的校园里过中秋,能够亲手做灯笼、和朋友们一起猜灯谜,特别有意义。”2025级硕士研究生张聪聪谈到,“不仅感受到节日的温暖氛围,也让我对中秋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感觉和同学们的距离也更近了。”2025级博士研究生张艺林表示,“短短几小时的活动将我暂时从繁忙的学业中抽离,沉浸在猜谜、投壶游戏、拼豆创作、写贺卡等环节中,尤其是和伙伴们一起参与投壶时,大家互相的鼓励与欢呼,将疲惫一扫而空。”


本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日常活动,让同学们在感受传统节日浓厚氛围的同时,搭建起轻松愉快的交流平台,有效增强了研究生的归属感,进一步营造了和谐友爱的文化氛围。接下来,学院将结合研究生需求持续创新活动形式,以“鲜电下午茶”为载体开展非遗体验、经典品读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浸润活动,引导青年学子在守正创新中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为培养专业扎实、文化深厚的高素质研究生提供有力支撑。